首页 > 特产库 > 深圳特产 > 下沙大盆菜

下沙大盆菜

  • 遗产级别: 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  • 批准日期: 2009年10月16日
  • 项目类别: 传统习俗
  • 批准文号: 粤府〔2009〕112号
  • 申报单位: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
 

在港九地区的九龙、沙田、大埔、元朗、上水和深圳的宝安、南山、福田、罗湖各区沿海一带沿袭成风俗,但其做工、配料、烹饪方式保存完好的只有沙头下沙村。沙头下沙村的大盆菜2002年创下3800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,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总部有关人员当场颁发证书:“最大规模民间宴会———大盆菜宴”。

2004年11月7日,福田区沙头下沙文化广场,巨龙飞舞,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14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的黄氏宗亲代表280人,以及中国10多个省、市的黄氏乡亲代表与下沙父老乡亲近万人聚集一堂,同吃团团圆圆的“大盆菜”,上千张饭桌将下沙文化广场摆得满满当当,场面热闹壮观。从1995年开始,“吃盆菜”就成了下沙村居民、港澳同胞、海外乡亲庆祝元宵节特殊形式,从1995年的650席,发展到2000年的2500席,最多的一次有两万多人。

2005年2月25日下午,下沙村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一餐饭吃掉“一个市场”。使用了两米宽大锅150个,蚝鳝鸭样样几千斤,一间过千平方米的露天大厨房,上菜流水线环节几十道,吃剩垃圾几十吨。

下沙人吃“大盆菜”有500年以上的历史。1278年(南宋端宗景炎三年),元兵挥兵南下,宋建康节度使张世杰,吏部侍郎陆秀夫奉益王赵昰和卫王赵昺仓皇南走至官富场(即香港九龙一带),驻跸二王村内。乡人慌忙把各家各户拿来的菜集中倒在军用大面盆里煮。分成一盆盆百家菜,竟然香气四溢,令饥肠辘辘的宋军饱食一顿宋帝吃过的盆菜。

明、清两代,当地人称为“新安盆菜”(新安后称宝安),当时吃盆菜用木盆盛菜,一桌用一个木盆,一张八仙桌,四条长凳,八人一桌,俗称“吃盆菜”。后来下沙人丁兴旺,生活越来越富裕,闹元宵的人越来越多,就改称为“大盆菜”。

“大盆菜”到20-21世纪时改用不锈钢盆,盆里有十五种菜,包括煎蚝、鸡、鸭、猪肉、炸鱼、油豆腐、支竹、牙茹、鳝干、肉皮、云茸、冬菇、芹菜、萝卜等。十几道菜一层层放入盆中,最上面一道菜是鸡鸭,寓意飞鸟归巢。大盆菜象征“百鸟归巢”,团圆富贵,企盼来年国泰民安、五谷丰登。每逢喜庆及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,主人家便请专业厨师制作盆菜供客人享用。一盆菜吃完,宴席就结束。 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“元宵”节吃“盆菜”的传统,每到正月十五,搭“灯棚”,点花灯,唱粤剧,全村老少欢聚一堂,很是热闹。

制作大盆菜的主要原料有萝卜、鱿鱼、门蟮干、蚝、鸭肉等15种;辅料有蒜头、生姜、蚝油等。制作工艺为采用煮、煎、炸、炒、烧等方法,将15种主料分别一一加工好,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。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,把加工好的15道菜,按一定顺序,一层层依次盛入大木盆里。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。

在港九地区的九龙、沙田、大埔、元朗、上水和深圳的宝安、南山、福田、罗湖各区沿海一带沿袭成风俗,但其做工、配料、烹饪方式保存完好的只有沙头下沙村。沙头下沙村的大盆菜2002年创下3800席的吉尼斯世界纪录,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总部有关人员当场颁发证书:“最大规模民间宴会———大盆菜宴”。

2004年11月7日,福田区沙头下沙文化广场,巨龙飞舞,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14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的黄氏宗亲代表280人,以及中国10多个省、市的黄氏乡亲代表与下沙父老乡亲近万人聚集一堂,同吃团团圆圆的“大盆菜”,上千张饭桌将下沙文化广场摆得满满当当,场面热闹壮观。从1995年开始,“吃盆菜”就成了下沙村居民、港澳同胞、海外乡亲庆祝元宵节特殊形式,从1995年的650席,发展到2000年的2500席,最多的一次有两万多人。

2005年2月25日下午,下沙村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一餐饭吃掉“一个市场”。使用了两米宽大锅150个,蚝鳝鸭样样几千斤,一间过千平方米的露天大厨房,上菜流水线环节几十道,吃剩垃圾几十吨。

下沙大盆菜去哪吃

  • 稳记海鲜酒楼

    人均
    103
    地址
    深圳市福田区下沙村五坊54号
    招牌菜
    盆菜,南乳鸭,煎蚝,萝卜糕,湛江白切鸡

其它建议

特产入库资料提交
特产信息纠错提交
特产内容免责声明